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重大突破!中國首個業(yè)務化運行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激光制造網 來源:新華社2024-09-18 我要評論(0 )   

新疆日報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獲悉:9月15日,我國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徑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系統在帕米爾高原完成部署并進入常態(tài)化運...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 ( 空天院 ) 自主研制成功的 500 毫米口徑激光通信地面系統,9 月 15日在新疆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區(qū)域一處海拔 4800 米山頂完成部署,標志著中國首個業(yè)務化運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進入常態(tài)化運行階段。


正在運行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供圖


中國首個業(yè)務化運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在新疆帕米爾高原一處海拔 4800 米山頂建成,遠處雪山為慕士塔格峰。

該地面站的建成打通了星地激光通信全鏈條業(yè)務流程,將進一步推進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化應用,改變中國目前衛(wèi)星數據接收僅靠微波地面站的現狀。


滿足星地海量數據傳輸需求


隨著中國航天技術的快速提升,衛(wèi)星技術呈現變革性發(fā)展的態(tài)勢,衛(wèi)星探測產生的數據呈幾何級增長,海量數據無法及時下傳的問題日益突出,該問題嚴重制約了中國太空資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僅依靠設施規(guī)模擴充和局部技術指標提升已無法滿足未來星地高速通信的需求,迫切需要顛覆性創(chuàng)新技術體制以徹底解決星地通信速率瓶頸問題。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李亞林介紹說,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為載體,可實現衛(wèi)星與地面之間的高速信息傳輸,是未來星地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區(qū)別于傳統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優(yōu)勢在于可用頻譜資源極其豐富、帶寬可達數太赫茲 (THz),相較于微波通信提高了十倍到近千倍。如果將頻段比作道路,那么微波 X 頻段是“單車道”,微波 Ka 頻段是“四車道”,而激光可容納成百甚至上千“車道”。此外,激光通信系統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保密性強,能夠滿足星地海量數據傳輸需求。


全年均可開展星地激光通信任務


李亞林指出,星地激光通信存在易受多云、雨雪等天氣和大氣湍流影響的問題,合理的站址選擇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復雜非穩(wěn)態(tài)大氣信道導致的光束質量惡化,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性能和可用度。從中國大陸地理地形分布角度考慮,位于第一階梯的帕米爾高原地區(qū)具有平均海拔高、氣候干燥等特點,是極優(yōu)良的站址地點。激光通信地面站所在的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區(qū)域大氣條件好,視寧度優(yōu),可媲美世界一流光學站址,且氣候干燥少雨,全年均可開展星地激光通信任務,為星地激光通信的業(yè)務化運行提供了優(yōu)良的條件。

自 2019 年以來,中國科學院空天院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帕米爾高原持續(xù)推進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建設,包括位于海拔約 4800 米的科研區(qū)和位于海拔 3300 米的保障區(qū),激光通信地面系統部署在科研區(qū),運維人員工作在保障區(qū),未來將通過遠程操作方式實現長期可靠的業(yè)務化運行。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高級工程師、中國遙感衛(wèi)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長王建平說,高海拔無人區(qū)站點的建設和運維非常不易,前期整個團隊在帕米爾高原上累計行程達 30 萬公里,進行選址、測量、論證、建設等工作;這里無人區(qū)無路無水無電,容易出現缺氧高原反應,還會有極端惡劣氣候,“面對這些困難,我們整個團隊扎根邊疆、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了這項艱巨任務”。


規(guī)劃建設國家激光通信地面站網


建設過程中,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項目團隊先后突破大氣信道預測及任務規(guī)劃調度、激光信號的快速捕獲建鏈和自適應光學校正、復雜大氣條件下的無誤碼傳輸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夜間星地激光通信的常態(tài)化運行。

近期,項目團隊又攻克了白天強大氣湍流、強背景光下的可靠星地激光通信難題,首次成功完成白天星地激光通信試驗。這項工作將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時段提高了近一倍,進一步支撐了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業(yè)務化運行。

據項目團隊介紹,目前,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正加速發(fā)展星地激光通信技術,布局建設星地高速激光通信網絡。中國星地激光通信發(fā)展也非常迅速,各項關鍵技術均已突破,正在開展工程化試驗試用,以支撐后續(xù)的規(guī)?;M網應用。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研究員、中國遙感衛(wèi)星地面站主任黃鵬表示,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常態(tài)化運行,將充分積累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應用經驗,為中國下一代星地海量數據傳輸體系規(guī)劃和中國新一代衛(wèi)星地面站網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他透露,中國科學院空天院當前正在規(guī)劃論證建設國家激光通信地面站網,通過在中國西南、西北和東部布局建設多個激光通信站進行組網,可以進一步克服天氣對星地激光通信的不利影響,大幅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光電,激光產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新,激光企業(yè),智能制造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