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數(shù)控機床

國產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星之球激光 來源:工控網2012-12-10 我要評論(0 )   

可以掌控萬分之一毫米細微移動的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在我國取得突破。12月7日,這項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十一五863計劃項目汽車曲軸、凸輪軸隨動磨削裝備支撐技術...

    可以掌控萬分之一毫米細微移動的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在我國取得突破。12月7日,這項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十一五“863”計劃項目——汽車曲軸、凸輪軸隨動磨削裝備支撐技術,在浙江上虞通過國家級鑒定。這對提升我國制造業(yè)整體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在鑒定現(xiàn)場浙江太陽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由此技術支撐制造的曲軸隨動磨床與國際先進同類磨床同時加工同型號曲軸。鑒定專家現(xiàn)場分別抽取加工件,用國際公認的權威檢測設備進行對比檢測。結果顯示,該機床加工件的關鍵指標——連桿頸圓度誤差僅為0.0028毫米,這一精度不僅明顯優(yōu)于對比加工件0.0042毫米的誤差值,也超過了國際先進同類磨床0.003毫米精度標準要求。

  超精密加工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雷源忠教授說,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國家控制相關核心技術。我國通過原創(chuàng)性的突破,掌握了這項超精密加工裝備核心技術,對推動機床工業(yè)的發(fā)展和提升制造業(yè)整體水平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浙江太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榮慶表示,該機床具有高精度、長壽命、低成本的特點,且售價不到同類進口機床的一半,性價比高,可廣泛用于傳統(tǒng)磨床的升級換代。

  記者采訪了解到,該項研究在2008年被科技部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是由浙江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潘旭華及其團隊攻克成功。該技術成果可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動力及傳輸系統(tǒng)的加工制造。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