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熒光粉技術演進 MITSUBISHI 新熒光粉技術達成更接近陽光的白光

星之球激光 來源:光電論壇2013-09-16 我要評論(0 )   

隨著LED照明應用逐步成熟,LED廠除了積極提升LED發(fā)光效率外,也越來越重視LED照明產品演色性表現,MITSUBISHI就提出,過去多以藍色芯片涂上黃色熒光粉方式發(fā)出白光,但...

       隨著LED照明應用逐步成熟,LED廠除了積極提升LED發(fā)光效率外,也越來越重視LED照明產品演色性表現,MITSUBISHI就提出,過去多以藍色芯片涂上黃色熒光粉方式發(fā)出白光,但演色性相對不佳,隨著熒光粉技術的演進,目前有藍色芯片涂綠色與紅色熒光粉,或是紫外光芯片搭配紅綠藍熒光粉等方式發(fā)白光,明顯提升演色性表現。

  根據MITSUBISHI在LED制程展LED論壇中的數據顯示,熒光粉技術不斷進步,也帶動LED光源模擬太陽光技術的進展,過去,以藍光芯片加黃色熒光粉發(fā)出白光為最大宗,MITSUBISHI認為,采用此項技術發(fā)出的白光演色性較差,演色性小于80,顏色再現性也不好。

  由于太陽光由藍、綠、黃、紅色等可見光波長組成,要利用LED達到自然光的效果,更需要較寬波長的光譜,而以藍色芯片搭配黃色熒光粉發(fā)出的白光,相較于藍光與黃光(或綠光)都有明顯的峰值,加上紅光的峰值較弱,因此,這樣的白光在照射紅色物體上,以蘋果為例,成色就會偏向咖啡色。

  為改良藍色芯片加黃色熒光粉發(fā)出白光的缺點,MITSUBISHI提出兩種改良的熒光粉技術,一種是以藍色芯片搭配綠色與紅色熒光粉的使用發(fā)出白光,這種技術將提升白光LED的演色性至80以上。而MITSUBISHI也推出另一種發(fā)白光的技術,也就是采用波長400nm紫外光LED加上紅色、綠色與藍色熒光粉發(fā)白光,MITSUBISHI稱這項技術將能讓演色性達90以上,顏色的再現性也很高。

  MITSUBISHI指出,由紫外光搭配紅綠藍熒光粉的技術能達到與太陽光相似的光譜,演色性約為95,發(fā)光時不會出現不同顏色的狀況,同時達成高質量光源目標。在應用上,包括家用的室內照明、博物館與商場用的照明,以及生鮮蔬果照明都適合采用紫外光搭配紅綠藍熒光粉發(fā)出的白光產品。

 

轉載請注明出處。

暫無關鍵詞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